加载

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打造“多元沉浸”法治课堂

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打造“多元沉浸”法治课堂

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1月17日上午,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把庭审“搬进”重庆两江巴蜀中学,对李某涉嫌诈骗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案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并联合成都铁路公安局重庆公安处、两江新区公安分局礼嘉派出所、礼嘉街道办事处开展一系列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让700余名在校师生“沉浸式”体验庭审、“零距离”感受法律权威。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这起部分受害人为未成年人的电信诈骗案正式开庭审理。据了解,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被告人李某通过赠送网游产品、免费领取明星偶像周边产品、进群聊发福利、低价售卖演唱会门票等手段行骗,骗取5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计40余万元,其中未成年人22名。同时,被告人李某明知是他人通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得的年卡,仍利用其与许某建立的长期销售年卡渠道,帮助他人代为销售。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现场,从宣布法庭纪律、核对被告人身份信息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作最后陈述,整个庭审完整有序、流畅紧凑,让在场的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庭审现场的严肃氛围。通过合议庭抽丝剥茧的审理,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等电子证据的展示,充分揭露了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模式,还原了诈骗集团是如何利用受害者的心理弱点,引导受害人一步步陷入诈骗圈套的各种手段。最终,根据被告人李某的犯罪事实、认罪认罚等情节,合议庭经评议后当庭宣判,以诈骗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数罪并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并处罚金。

庭审结束后,法院干警、派出所民警以及街道办工作人员向同学们发放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治宣传手册,并播放了反校园霸凌、防范电信诈骗、校园禁毒的宣传短片,让同学们在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中提升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成都铁路公安局重庆公安处禁毒民警将毒品样本陈列在展示台上,耐心细致地向同学们介绍毒品的种类、外观特征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这次直观的参观学习,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更在心底种下了远离毒品的种子。

此外,作为重庆两江巴蜀中学的法治副校长,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综合审判第一庭庭长何欣以《播撒法治的种子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蓝天》为主题讲授了新年的第一堂法律宣传教育课。何欣从庭审涉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切入,向同学们讲解了我国基本的法律制度体系,并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教导同学们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勇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重庆法治报记者 朱颂扬

原标题:公开庭审进校园 法治雨露润心田

编辑:程迷静    责编:覃蓝蓝     审核:王广江

【免责声明】大象直播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直播”或“大象直播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