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

流感≠普通感冒 “中招”后48小时很重要

流感≠普通感冒 “中招”后48小时很重要

近期流感高发,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将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与普通感冒混为一谈。然而,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的区别,其病情更为严重,并发症风险更高,对特定人群的危害极大。在流感流行季节,大众应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积极接种流感疫苗,一旦确诊,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尤其是高危人群更应加强防范。

流感的病因与传播途径

1.流感病毒的类型。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乙、丙型。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快,传播快,全人群易感。

2.传播方式。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含有病毒的飞沫,可被周围的人吸入呼吸道而感染。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再用手触摸口鼻也可能导致感染。流感病毒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更易传播,如学校、办公室等场所。

症状表现:比普通感冒更凶猛

1.前驱症状。流感起病通常较急,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可出现前驱症状,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咽痛等,这些症状往往较为明显,与普通感冒有所不同。普通感冒的前驱症状相对较轻且不典型。

2.典型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迅速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C甚至更高,一般持续3~5天。同时伴有畏寒、寒战、极度乏力等全身症状,这些全身症状往往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此外,还可出现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而普通感冒主要以鼻部症状为主,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病程相对较短,通常5~7天可自愈。

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与防护

1.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出现重症病例。

2.老年人。65岁以上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心肺功能、免疫功能等均有所下降,且常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

3.孕妇。孕期妇女由于身体生理变化,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感染流感后不仅自身病情可能较重,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孕早期和孕晚期。

4.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这些人群的身体抵抗力较差,感染流感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且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往往较高,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

预防策略:未雨绸缪,降低感染风险

一、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流感疫苗适用于6个月以上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一般建议在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通常为9~11月)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或减轻感染后的症状。

二、治疗措施。尽早诊断、尽早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流感防控的关键,一旦感染流感后,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快速降低病毒载量。常用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疗程,降低重症风险,同时也快速停止排毒,中位停止排毒时间24小时,使患者快速转阴,有效阻止流感病毒传播。

三、防护措施。1.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后,触摸口鼻前,以及接触公共物品后,可有效去除手上的病毒,减少感染机会。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喷溅。3.增强体质与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锌等营养素的食物;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4.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5.注意环境卫生。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资讯)

(文/廊坊市人民医院蔡青波)

原标题:流行性感冒 不只是一场普通的“感冒”

编辑:周晋羽    责编:王峻     审核:毛丹

【免责声明】大象直播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直播”或“大象直播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