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

市十三院:术前多模式预康复,突破高龄胃癌患者重大手术禁区

市十三院:术前多模式预康复,突破高龄胃癌患者重大手术禁区

近日,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以下简称“市十三院”)普通外科中心成功为一位老年胃癌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这背后是患者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决心,更是该院术前预康复精确实施与多学科诊疗(MDT)协同的有力见证。

3个月前,67岁的罗大爷在市十三院被诊断出患有胃恶性肿瘤,且其胃肿瘤已与周围组织边界模糊,似有侵犯。同时,罗大爷全身状况极差,伴有重度营养不良、贫血等,更糟糕的是入院前3个月罗大爷还患过急性脑梗,这让手术变得复杂且棘手。然而,市十三院MDT专家团队没有丝毫退缩,决心为患者开辟一条求生通道。

经MDT专家团队研究后一致认为,罗大爷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存在麻醉及手术禁忌证,且其肿瘤分期偏晚,贸然手术可能存在切除不彻底的风险。而且,目前罗大爷身体状况极差,很有可能不耐受手术。最终,MDT专家团队为其制定了一套详细而完备的方案,先化疗使肿瘤降期,提高完整切除的成功率。同时,利用术前治疗的窗口期,给予多模式预康复干预,改善患者身体机能状况,使患者能耐受腹部大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为此,市十三院普通外科中心手术团队和肿瘤科团队为罗大爷制定了新辅助化疗方案,并按期完成3个周期的治疗。与此同时,临床营养科团队面临更大的挑战,患者本身疾病对饮食的影响极大,新辅助化疗期间导致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还会增加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凭借过硬的医疗水平,临床营养科团队还是为罗大爷制定了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即加强营养教育,结合膳食的科学搭配及口服营养补充,全方位、精细化地为患者补充营养。整个新辅助化疗期间,罗大爷的白蛋白由34g/L增长至38g/L,体重也由47kg增长至53kg,达到了手术标准。

罗大爷在进行锻炼/图源 市十三院

康复医学科团队为了提升罗大爷的心肺功能状态,根据其身体状态,量身定制了居家运动锻炼方案,以确保其既能提升心肺功能,又能安全地完成功能锻炼。从简单的肢体活动到哑铃举重锻炼,从平路行走到爬楼锻炼、深呼吸训练到吹气球锻炼,逐步增加强度的康复训练,提高了罗大爷的身体机能储备,让他以相对更好的身体状态迎接手术。

3个周期的治疗结束后,经MDT专家团队评估,罗大爷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能够耐受腹部大手术,肿瘤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符合根治手术指征。

术前准备期间,麻醉科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为罗大爷制定了缜密的围手术期管理计划,从麻醉药物的精准选择,到术中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控,再到术后苏醒期的悉心照料,每一步都在为手术的顺利推进和患者的平稳过渡保驾护航。随后,普通外科中心团队成功为罗大爷实施了微创化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术中出血仅20毫升,腹部手术切口6厘米。

术后,遵循ERAS快速康复理念,营养支持团队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量身定制营养方案,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体力;护理团队则24小时悉心照料,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康复治疗师适时介入,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身体机能的提升。

术后第2天,罗大爷顺利排气,术后第5天恢复进食,身体各项指标日趋稳定,最后顺利康复出院。

市十三院作为市级老年病医院,通过术前预康复治疗与MDT协同的创新模式,实现了从“手术高风险”到“顺利耐受手术”的转变,大幅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医院将以此次救治为新起点,持续深耕老年病患者术前预康复领域,不断优化多学科诊疗流程,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资讯)

原标题:术前多模式预康复,“解放”高龄胃癌患者重大手术禁区

编辑:周晋羽    责编:王峻     审核:王光建

【免责声明】大象直播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直播”或“大象直播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